百年纪念讲堂。1998年建成的大型建筑。既可做讲堂用,更为北大师生文娱生活增添了一个绝好去处,其实也是北京城里一个观看电影戏剧的好地方。
讲堂前的四个水泥桩子,一看就知是没有完成的建筑,据说原来是要在纪念讲堂前建一雕像的,因为经费不足终于停工至今。其中原委外人难以知晓。
“冰窖”,只是燕园内一处旧胡同,在澡堂旁边。可能很快就要拆除了吧?因为它的名子很有意思,所以也拍照下来,留作纪念。这里有三个小院,各有门牌,这里也拍下其中一个门牌。
记得以前北大周围有不少有意思的胡同,比如南门外的老虎洞、军机处,就是我们常常穿过的胡同。西门外、东门外也有不少。现在都已经杳无踪迹了。有点怀旧,所以把冰窖这个胡同拍下来,让以后的人知道校园里原先还有这么个胡同。
“感恩 北京大学重庆校友会二○○八年五月”,这个巨石在第一教室楼与农园餐厅之间的草坪上。背后有一篇文字,说明这块巨石来自三峡。
光院大楼外的另一雕像。暂时没有看到说明,先命名为“光院飞人”吧。青铜的,有铜绿。看上去还可以。只是这个女人似乎是外国人,又穿得这么露,不知究竟是做什么的?如果是外国人创作的,尚可理解;如果是中国人创作的,就不好理解了。可能会怀疑是不是抄袭的?或者会质疑作者是不是认为外国女人也比中国女人美?它究竟有什么意义?我是不理解,但是我想人们看到这样一个雕像,可能会联想到被国产经济学家们忽悠得要跳楼的人吧。也许它的名字叫“光院跳楼女”更好?呵呵,开个玩笑!
补记:今天终天看到柱子上有个说明牌,原来名为“飞”。作者姓名也疑似中国人。——我还是不明白。到底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?这个女人和这个作者。到底是表达什么?如果说是风,为什么要让这个可怜的女人被风吹走?这不要摔死人么?也许作者心里就是想着跳楼?
(待续)
评论